近日,我校“黔艺红心”社会实践团走进贵阳市环西小学,开展了一场融合神话故事、非遗技艺与互动体验的文化课堂。引导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,激发创造力与民族自豪感。活动寓教于乐,反响热烈,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。
活动当日,团队成员以生动的语言重现盘古破混沌、分天地的壮举,结合简单道具演示“斧劈天地”“清浊分离”等场景,引导学生理解“天地形成”的古老想象,传递勇于开拓的精神。穿插傩戏表演,志愿者头戴傩戏面具,演绎盘古神力,通过肢体动作与音乐节奏,让学生直观感受贵州传统戏剧的独特韵味。
非遗技艺展示环节同样精彩纷呈。团队成员展示蜡染制作流程,现场演示绘制图案、浸染布料、脱蜡显纹等步骤,讲解蜡染作为贵州非遗技艺的历史与文化意义。结合神话元素,鼓励学生设计盘出创意图案。在志愿者指导下,学生亲自动手绘制简单蜡染图案。过程中教师协助安全操作,孩子们体验“点蜡成画”的乐趣,感受传统工艺的细致与耐心。
在神话故事分享中,志愿者们以“创造与守护”为主题讲述女娲抟土造人、补天救世的传说,并启发小朋友们思考“神话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”,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明中的人文关怀。
在农民画展示环节,志愿者们介绍贵州龙里县平坡苗族农民画色彩艳丽、构图饱满、造型夸张的特点,讲述农民画中蕴含的农耕文化与生活智慧,引导学生观察其独特的几何图案与自然元素融合的风格,并鼓励他们大胆用色,模仿农民画的浓烈色调,添加自己的创意元素。
带队老师罗茜表示,团队将持续探索“文化+教育”实践模式,在更多学校开展非遗技艺工作坊、神话故事戏剧课等活动,助力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与创新。
此次活动,以传统文化为根,以艺术实践为翼,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,也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。相信在实践团的努力下,文化自信的种子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,绽放出绚丽的民族之花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