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爱的同学们:
每年入夏,溺水事故频发,每一起溺水事故,都会带来一个家庭永久的伤痛。为确保同学们生命安全,增强大家的防溺水意识,特向大家发出这份重要的安全提醒,希望全体同学能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,将安全意识深植于心。
一、认识溺水的危险
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中,由于水吸入肺内或喉痉挛所引起的窒息。溺水的过程很快,一般4-6分钟后就能出现呼吸心跳停止。近些年,溺水是造成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,其危害不容小觑。
二、大学生溺水高发场地
1.湖泊、池塘、河流、水库等水域。湖泊、池塘、河流、水库等水域看似平静,实则暗藏危机。由于往往缺乏专业的救生设备和人员,一旦发生溺水事故,后果不堪设想。这些水域有的水流湍急,有的地形复杂,一旦出现意外,救援难度极大。俗话说欺山不欺水,因此,大学生们在外出游玩时,切勿私自下水游泳,不要在水边嬉戏打闹,一定要远离这些危险水域,切勿冒险尝试。
2.海边浴场。许多大学生喜欢到海边度假,然而,海边浴场也存在一定的溺水风险。尤其是在风浪较大或潮汐时段,很容易被卷入海中。因此,在海边游玩时,一定要遵守浴场规定,佩戴救生设备,切勿独自游到深水区。同时,在一些水上景区游玩时,也要注意观察景区的情况,在涨潮期间要远离危险区域,确保自己撤退到安全地带。
3.人工泳池和水上乐园。人工泳池和水上乐园是游泳的热门场所。然而,即使在这些看似安全的地方,也有可能发生溺水事故。因此,在游泳时,一定要遵守相关规定,不要在水中嬉戏打闹,确保自己的安全。
三、防溺水技巧
1.增强保护意识。时刻保持对周围环境的警惕,特别是在靠近水域或积水区域。不抱有侥幸心理,坚决不涉足危险地带。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游泳能力,不盲目自信,不进行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水上活动。
2.远离危险水域。无论是暴雨期间还是雨后,都要坚决远离河道、水坑、池塘、水库等自然水域。这些地方的水位和水流情况难以预测,暗藏着巨大的危险。对于正在施工的工地积水区域以及因暴雨而形成的临时水域,也要保持高度警惕,切勿靠近。
3.落水应对方法。万一不慎落水,应迅速放松身体,头向后仰,尽量让口鼻露出水面,保持呼吸。不要拼命挣扎,节省体力,等待救援。
4.科学施救方式。发现他人溺水,切勿盲目下水,可大声呼救,引起周围人的注意。寻找长杆、绳索或漂浮物等工具递给溺水者,协助其上岸。
四、游泳遇突发状况如何自救?
1.抽筋:(1)腿抽筋: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;如无法继续游,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,努力把脚掰直,再努力往外踹,尽量让腿蹬直,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。
(2)手指抽筋:马上手握成拳,反复抓握,然后用力张开,直到不再抽筋。可仰面漂在水上。
2.呛水:尽量踩水,将头部露出水面,就能减少再度被水呛到。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,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其他措施。
3.遇到漩涡:尽量让自己身体平躺在水面上,然后用最为常用的游泳方式顺着漩涡的方向快速游出去。
4.被水草等缠住:
(1)不要拼命挣扎、乱踢乱蹬,否则会让水草缠得更紧。
(2)若附近有人应尽早求助,抓住可抓的东西,让身体浮出水面。
(3)若没有,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,潜入水中解开水草。
五、强化保护意识与措施
1.密切关注天气变化。养成每天查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,特别是在暴雨多发的季节,提前了解天气状况,合理安排出行计划,尽量避免在暴雨期间外出。
2.及时报备行程。外出时告知同学、室友或家人去向、路线及预计返回时间,以便意外发生时提供准确信息。
同学们,生命宝贵,且行且珍惜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预防溺水,用青春的热情拥抱美好的生活,用安全的行动守护生命的光芒!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